綱目
詞語解釋
綱目[ gāng mù ]
⒈ ?概要或細(xì)則。如《本草綱目》
例必須給予時(shí)間,必須有調(diào)查綱目,還必須口問手寫,并同到會(huì)人展開討論。——《 〈農(nóng)村調(diào)查〉序言》
英detailed outline(of a subject);
引證解釋
⒈ ?大綱和細(xì)目。
引漢 徐干 《中論·民數(shù)》:“是以先王制六鄉(xiāng)六遂之法,所以維持其民而為之綱目也。”
《南史·文學(xué)傳·鍾嶸》:“時(shí) 齊明帝 躬親細(xì)務(wù),綱目亦密。”
宋 司馬光 《乞令校定<資治通鑒>所寫稽古錄札子》:“顧以年祀悠遠(yuǎn),載籍浩博,非一日二日所能徧閲而周知:所宜提其綱目,撮其精英,然后可以見治亂存亡之大略也。”
明 汪道昆 《洛水悲》:“部中更有一段新詞,名《洛神記》,小子略陳綱目,大家齊按宮商。”
⒉ ?用作著作的名稱。
例如:宋 朱熹 《資治通鑒綱目》;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》。
⒊ ?猶法網(wǎng);法度。
引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劉公干 以失敬罹罪, 文帝 問曰:‘卿何以不謹(jǐn)於文憲?’ 楨 答曰:‘臣誠庸短,亦由陛下綱目不疏。’”
唐 張九齡 《貶韓朝宗洪州刺史制》:“賞罰不正,枉直失措,陷於比周,隳我綱目。”
國語辭典
綱目[ gāng mù ]
⒈ ?事物的大綱與細(xì)目。
引《南史·卷七二·文學(xué)傳·鐘嶸傳》:「時(shí)齊明帝躬親細(xì)務(wù),綱目亦密。于是郡縣及六署九府常行職事,莫不爭自啟聞,取決詔敕。」
近大綱 綱領(lǐng) 綱要
⒉ ?泛指書的大綱與細(xì)目,常條列于編首,以備查索。
相關(guān)成語
- zěn me zhāo怎么著
- dǎ zhàng打仗
- zhuàng mìng láng撞命郎
- duì duì zǐ對對子
- chāo guò超過
- cái néng才能
- zhǎn píng 平
- hé jì合劑
- chá fǎng查訪
- lā lā duì拉拉隊(duì)
- huá guāng華光
- zòng shēng縱聲
- gān xīn甘馨
- tǐ xiàn體憲
- bù shí不時(shí)
- shāng diàn商店
- yīng jī lì duàn應(yīng)機(jī)立斷
- fǎn dòng反動(dòng)
- zhèng duì正對
- shì zhǔ事主
- qī zhōng期中
- pò bài破敗
-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
- mìng zhòng命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