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浩然簡介
唐代·孟浩然的簡介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漢族,唐代詩人。本名不詳(一說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陽(今湖北襄陽)人,世稱“孟襄陽”。浩然,少好節(jié)義,喜濟人患難,工于詩。年四十游京師,唐玄宗詔詠其詩,至“不才明主棄”之語,玄宗謂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嘗棄卿,奈何誣我?”因放還未仕,后隱居鹿門山,著詩二百余首。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“王孟”。
...〔 ?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詩(286篇)〕猜你喜歡
- 鵝湖山下稻粱肥,豚柵雞棲半掩扉。
-
綠遍山原白滿川,子規(guī)聲里雨如煙。
出自 宋代 翁卷: 《鄉(xiāng)村四月》
- 江流石不轉(zhuǎn),遺恨失吞吳。
-
相恨不如潮有信,相思始覺海非深。
出自 唐代 白居易: 《浪淘沙·借問江潮與海水》
-
似花還似非花,也無人惜從教墜。
出自 宋代 蘇軾: 《水龍吟·次韻章質(zhì)夫楊花詞》
- 不茶不飯,不言不語,一味供他憔悴。
- 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
-
離別家鄉(xiāng)歲月多,近來人事半消磨。
出自 唐代 賀知章: 《回鄉(xiāng)偶書二首》
- 看朱成碧思紛紛,憔悴支離為憶君。
-
一種相思,兩處閑愁。
出自 宋代 李清照: 《一剪梅·紅藕香殘玉簟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