釣渚詩
釣渚詩。宋代。李廌。 釣渚平過水,筆溪清見底。寒煙曉冥冥,白石明齒齒。目送歸鴻飛,游心志鱣鮪。手應心不疑,物我相諾唯。黃雀漫多驚,白鷗來自喜。之子未投竿,我來頻洗耳。
[宋代]:李廌
釣渚平過水,筆溪清見底。
寒煙曉冥冥,白石明齒齒。
目送歸鴻飛,游心志鱣鮪。
手應心不疑,物我相諾唯。
黃雀漫多驚,白鷗來自喜。
之子未投竿,我來頻洗耳。
釣渚平過水,筆溪清見底。
寒煙曉冥冥,白石明齒齒。
目送歸鴻飛,遊心志鱣鮪。
手應心不疑,物我相諾唯。
黃雀漫多驚,白鷗來自喜。
之子未投竿,我來頻洗耳。
唐代·李廌的簡介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學家。字方叔,號德隅齋,又號齊南先生、太華逸民。漢族,華州(今陜西華縣)人。6歲而孤,能發奮自學。少以文為蘇軾所知,譽之為有“萬人敵”之才。由此成為“蘇門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應舉落第,絕意仕進,定居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論古今治亂,辨而中理。
...〔
? 李廌的詩(227篇) 〕
唐代:
張籍
水上山沉沉,征途復繞林。途荒人行少,馬跡猶可尋。
雪中獨立樹,海口失侶禽。離憂如長線,千里縈我心。
水上山沉沉,征途複繞林。途荒人行少,馬跡猶可尋。
雪中獨立樹,海口失侶禽。離憂如長線,千裡縈我心。
元代:
邵亨貞
夢云杳。東風外,畫闌倚遍寒峭。小梅春正好。護憶故園,花滿林沼。
天荒地老。但暗惜、王孫芳草。鶴發仙翁洞里,為分得一枝來,便迎人索笑。
夢雲杳。東風外,畫闌倚遍寒峭。小梅春正好。護憶故園,花滿林沼。
天荒地老。但暗惜、王孫芳草。鶴發仙翁洞裡,為分得一枝來,便迎人索笑。
唐代:
元稹
我在江陵少年日,知有楊瓊初喚出。腰身瘦小歌圓緊,
依約年應十六七。去年十月過蘇州,瓊來拜問郎不識。
青衫玉貌何處去,安得紅旗遮頭白。我語楊瓊瓊莫語,
我在江陵少年日,知有楊瓊初喚出。腰身瘦小歌圓緊,
依約年應十六七。去年十月過蘇州,瓊來拜問郎不識。
青衫玉貌何處去,安得紅旗遮頭白。我語楊瓊瓊莫語,
宋代:
陳造
公朝已后茹茅連,幕府偷閑亦所天。
寵辱肯為差別觀,道人隨寓只怡然。
公朝已後茹茅連,幕府偷閑亦所天。
寵辱肯為差別觀,道人隨寓隻怡然。
:
劉綺莊
桂楫木蘭舟,楓江竹箭流。故人從此去,望遠不勝愁。
落日低帆影,歸風引棹謳。思君折楊柳,淚盡武昌樓。
桂楫木蘭舟,楓江竹箭流。故人從此去,望遠不勝愁。
落日低帆影,歸風引棹謳。思君折楊柳,淚盡武昌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