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隱飲中以采菱渡頭風起策杖村西日斜為韻探
谷隱飲中以采菱渡頭風起策杖村西日斜為韻探。宋代。李廌。 東西南北人,志向各有在。一言契所適,糾纏胡可解。英英坐上客,聲聞著寰海。婆娑諸侯邦,未去亮天縡。顧余寸有長,葑菲誤見采。山空佛宮冷,秉燭集飛蓋。笑歌觸松風,出谷作天籟。後夜風雨時,惟應鬼神會。
[宋代]:李廌
東西南北人,志向各有在。
一言契所適,糾纏胡可解。
英英坐上客,聲聞著寰海。
婆娑諸侯邦,未去亮天縡。
顧余寸有長,葑菲誤見采。
山空佛宮冷,秉燭集飛蓋。
笑歌觸松風,出谷作天籟。
後夜風雨時,惟應鬼神會。
東西南北人,志向各有在。
一言契所適,糾纏胡可解。
英英坐上客,聲聞著寰海。
婆娑諸侯邦,未去亮天縡。
顧餘寸有長,葑菲誤見采。
山空佛宮冷,秉燭集飛蓋。
笑歌觸松風,出谷作天籟。
後夜風雨時,惟應鬼神會。
唐代·李廌的簡介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學家。字方叔,號德隅齋,又號齊南先生、太華逸民。漢族,華州(今陜西華縣)人。6歲而孤,能發奮自學。少以文為蘇軾所知,譽之為有“萬人敵”之才。由此成為“蘇門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應舉落第,絕意仕進,定居長社(今河南長葛縣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論古今治亂,辨而中理。
...〔
? 李廌的詩(227篇) 〕
明代:
羅玘
陽羨城邊水,征西廟后山。氣應作云雨,公獨住中間。
昔道九州隘,今隨一鶴閒。且當熙皞日,春酒駐酡顏。
陽羨城邊水,征西廟後山。氣應作雲雨,公獨住中間。
昔道九州隘,今隨一鶴閒。且當熙皞日,春酒駐酡顔。
宋代:
葉夢得
戎車百兩去難攀,秣馬前驅矢石間。析木舊津吞朔易,神都新令愯完顏。
傳聲已報連三捷,觸熱那辭冒百艱。束縛會看擒頡利,灰釘何待執戎蠻。
戎車百兩去難攀,秣馬前驅矢石間。析木舊津吞朔易,神都新令愯完顔。
傳聲已報連三捷,觸熱那辭冒百艱。束縛會看擒頡利,灰釘何待執戎蠻。
清代:
夏曾佑
日暮江逾闊,秋深水不波。寒沙求食鳥,遠浦挽船歌。
萬物艱辛里,勞生感慨多。低回思作者,此意欲如何。
日暮江逾闊,秋深水不波。寒沙求食鳥,遠浦挽船歌。
萬物艱辛裡,勞生感慨多。低回思作者,此意欲如何。
宋代:
鄭玠
身為俗吏趨行部,手藝名香祝有年。
五色雀飛慶薦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
身為俗吏趨行部,手藝名香祝有年。
五色雀飛慶薦祉,七星松古自通仙。
宋代:
周孚
君才元落落,吾語只平平。意廣真堪笑,情親卻自驚。
瘦筇殊未到,短笛為誰橫。肺病雖羸甚,猶能倒屣迎。
君才元落落,吾語隻平平。意廣真堪笑,情親卻自驚。
瘦筇殊未到,短笛為誰橫。肺病雖羸甚,猶能倒屣迎。
宋代:
釋居簡
嵌巖礧砢無津潤,踞地盤空隱霧深。萬竅怒號從定起,試聽枯木里龍吟。
嵌巖礧砢無津潤,踞地盤空隱霧深。萬竅怒號從定起,試聽枯木裡龍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