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謝主人
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謝主人。明代。李贄。 去年花比今年蚤,今年人比去年老。盡道人老不如舊,誰信舊人老亦好。秋菊總開舊歲花,人今但把新人夸。不見舊日龍山帽,至今猶共說孟嘉。去年我猶在陰山,今年爾復在江南。傍人錯指前身是,一是文殊一瞿曇。花開于我復何有,人世那堪逢重九。舉頭望見鐘山高,出門便欲跨牛首。袁生袁生攜我手,欲往何之仍掣肘。雖有謝公墩,朝朝長在門。雖有階前塔,高高未出云。褰裳緩步且相隨,一任秋光更設施。天生我輩必有奇,感加雅意來相期。入門秋色上高堂,烹茶為具呼兒郎。歡來不用登高去,撲鼻迎風尊酒香。子美空吟白發詩,淵明采采亦徒疲。何如今日逢故知,菊花共看未開時。
[明代]:李贄
去年花比今年蚤,今年人比去年老。盡道人老不如舊,誰信舊人老亦好。
秋菊總開舊歲花,人今但把新人夸。不見舊日龍山帽,至今猶共說孟嘉。
去年我猶在陰山,今年爾復在江南。傍人錯指前身是,一是文殊一瞿曇。
花開于我復何有,人世那堪逢重九。舉頭望見鐘山高,出門便欲跨牛首。
袁生袁生攜我手,欲往何之仍掣肘。雖有謝公墩,朝朝長在門。
雖有階前塔,高高未出云。褰裳緩步且相隨,一任秋光更設施。
天生我輩必有奇,感加雅意來相期。入門秋色上高堂,烹茶為具呼兒郎。
歡來不用登高去,撲鼻迎風尊酒香。子美空吟白發詩,淵明采采亦徒疲。
何如今日逢故知,菊花共看未開時。
去年花比今年蚤,今年人比去年老。盡道人老不如舊,誰信舊人老亦好。
秋菊總開舊歲花,人今但把新人誇。不見舊日龍山帽,至今猶共說孟嘉。
去年我猶在陰山,今年爾複在江南。傍人錯指前身是,一是文殊一瞿曇。
花開于我複何有,人世那堪逢重九。舉頭望見鐘山高,出門便欲跨牛首。
袁生袁生攜我手,欲往何之仍掣肘。雖有謝公墩,朝朝長在門。
雖有階前塔,高高未出雲。褰裳緩步且相隨,一任秋光更設施。
天生我輩必有奇,感加雅意來相期。入門秋色上高堂,烹茶為具呼兒郎。
歡來不用登高去,撲鼻迎風尊酒香。子美空吟白發詩,淵明采采亦徒疲。
何如今日逢故知,菊花共看未開時。
唐代·李贄的簡介
李贄(1527~1602),漢族,福建泉州人。明代官員、思想家、文學家,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。李贄初姓林,名載贄,后改姓李,名贄,字宏甫,號卓吾,別號溫陵居士、百泉居士等。歷共城教諭、國子監博士,萬歷中為姚安知府。旋棄官,寄寓黃安(今湖北省紅安縣)、湖北麻城芝佛院。在麻城講學時,從者數千人,中間還有不少婦女。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,最后被誣下獄,自刎 于獄中。其重要著作有《藏書》、《續藏書》、《焚書》、《續焚書》、《史綱評委》。他曾評點過的《水滸傳》、《西廂記》、《浣紗記》、《拜月亭》等等,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。
...〔
? 李贄的詩(137篇) 〕
元代:
許衡
雨水添新漲,陂湖沒舊痕。人迷堤口路,船上樹頭村。
歲事知前誤,秋耕未可論。誰憐徭役外,天亦吝深恩。
雨水添新漲,陂湖沒舊痕。人迷堤口路,船上樹頭村。
歲事知前誤,秋耕未可論。誰憐徭役外,天亦吝深恩。
:
周南
晴溪帆卷櫓聲柔,兩岸青紅濕未收。欲問三吳清絕處,碧瀾堂下采蓮舟。
晴溪帆卷櫓聲柔,兩岸青紅濕未收。欲問三吳清絕處,碧瀾堂下采蓮舟。
:
林朝崧
敦槃十二會葵邱,酒社詩盟接勝游。最憶鹿江燈節宴,夜深絲竹醉高樓。
敦槃十二會葵邱,酒社詩盟接勝遊。最憶鹿江燈節宴,夜深絲竹醉高樓。
元代:
宋褧
僻地開三徑,荒山住一翁。棲遲瞰澄澈,結搆倚蔥蘢。
畫檻穿黃蝶,芳塍散白豵。云湫龍恍惚,月砌鶴氋氃。
僻地開三徑,荒山住一翁。棲遲瞰澄澈,結搆倚蔥蘢。
畫檻穿黃蝶,芳塍散白豵。雲湫龍恍惚,月砌鶴氋氃。
明代:
羅萬杰
露下空山客袂涼,殘荷新菊疊衰榮。池邊宿鳥翻林影,竹里流泉雜磬聲。
是夕逢秋偏澹滟,何人對月不凄清。香甌茗碗共深坐,一室蕭然稱野情。
露下空山客袂涼,殘荷新菊疊衰榮。池邊宿鳥翻林影,竹裡流泉雜磬聲。
是夕逢秋偏澹滟,何人對月不凄清。香甌茗碗共深坐,一室蕭然稱野情。
明代:
殷序
石門我來不厭頻,悠然欲酌還自酌。千崖冥冥送雨來,萬木紛紛向人落。
丹邱已會煩青鳥,青田猶未見元鶴。句漏小住亦多時,便欲從此凌寥廓。
石門我來不厭頻,悠然欲酌還自酌。千崖冥冥送雨來,萬木紛紛向人落。
丹邱已會煩青鳥,青田猶未見元鶴。句漏小住亦多時,便欲從此淩寥廓。